我們生而自卑,超越卻得以強大。-我讀《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9月 06, 2015



我要來推薦一本我昨天買,今天就看完的好書--這本書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說到心理學竟然不說佛洛依德?而說阿德勒?其實阿德勒是20世紀跟佛洛伊德、榮格齊名的三大心理學家,阿德勒跟榮格兩個人原本是跟著佛洛依德做心理學研究的,後期因為各自的見解不同,他們便先後跳出來,反對佛洛依德一部分的理論,最後就都跟佛洛依德決裂了。不過三個人對於精神跟心理學的見解都有各自的價值,因此三人被稱為三大巨頭,都很值得一看。
 
《被討厭的勇氣》和《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兩本書都是因為受到阿德勒的心理學啟發而寫下的。這本《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是阿德勒的原著翻譯,最早在1927年第一次出版。阿德勒心理學的特別之處,在於相較於其他心理學理論來說,是比較淺顯易懂的,讀起來一點都不艱深,非常貼近大眾生活。以下簡單介紹一些重點:


我們都生而自卑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有個非常重要的核心:「自卑與超越」,其實說的就是人人都有自卑感、以及試圖超越自卑的優越感。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有自卑感,這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刺激人們變得更好的力量。只有當自卑感越來越嚴重,甚至變成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時,他才是一種病。而自大(書翻作「優越情結」,意思其實就是自大。)則是有自卑感的人來逃避困境的方式。這樣的狀況是是在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反而轉了心境,作了自己最好的假設。

每個人都在跟自己的自卑感對抗,阿德勒認為這是很正常也很健康的,自卑會成為你超越、追求優越的動力,但是不要過度誇張的追求優越感,因為過度的追求容易成為炫耀,而炫耀正是因為自卑。

另外也提到羨慕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少量羨慕是正常的,且完全無害,但必須讓羨慕變的有用,羨慕如果能讓人做出成果和面對問題,就會是有益的。相反的,忌妒就是一個很棘手和危險的心態,也是嚴重自卑感的產物。有這樣的心態不管做什麼都是無益的,而充滿忌妒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


幼年時期是形成人格的原型

另外阿德勒還是有一些論點是支持佛洛依德的,像是他同樣也認為「幼年是形成人格的原型」,而阿德勒認為最主要是在四五歲間。在這個期間孩子所遭遇到的環境會造就他的「人格原型」,並且以此訂下人生的目標。

書裡以被寵壞的小孩當做例子,若孩子從小遇到問題就有人解決,就會造就他未來面對不同環境時老是要別人幫忙,無法獨立,這樣的孩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很多時候也可能會因此停滯不前,或乾脆逃避問題。最後變成問題兒童、罪犯、精神病患、嚴重更可能走向自殺一途。阿德勒說:「生命中的問題之所以無法解決,是因為關懷社會太少,停留在自己太多,失去社群連結。在克服自卑的過程中,在乎自己也能關心別人,終究能解決生命中的問題。一個人若具備常識,代表他對社會抱持高度興趣,只管自己在乎什麼的人,常會顯露出自己在明辨是非方面的無能。」

這正是最終價值觀會扭曲的原因。當然被寵壞的小孩只是其中一種狀況,有很多的狀況都會造就嚴重的自卑感,最後產生扭曲的價值觀。但是阿德勒認為我們不應該去苛責這樣的人,他認為懲罰跟講道理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原型。只有幫助當事者了解自己幼年時期是如何形成這樣的性格,才可以改變現狀。


不耐煩、脾氣暴躁是自卑的表現

他也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不耐煩,是因為沒有克服困境的耐性。當我們看到有人不斷躁動、脾氣暴躁、情緒起伏很大,就能推斷他應該具有強烈的自卑感。知道自己終能克服困難的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一定能耐住性子。」


人生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

阿德勒非常反對宿命論,他認為生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宿命論只是對人生的一種逃避,因為相信宿命的人,就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努力。這種信念只是虛假的精神支柱。人的過去並不會決定未來或結果,而是看他如何知覺和運用。

他提到一個重點:「一個人的感受,肯定跟他對某種目標的觀點一致。」認為人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因為賦予意義的是你自己,決定該怎麼解讀事情角度的也是你自己。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而人選擇了正面或負面的角度,正與他處事風格相符。


沒有科學根據的阿德勒

介紹完幾段阿德勒很中肯的論點,最後要平衡的說一下,阿德勒的心理學簡單和生活化的另一個面向,是理論的科學佐證不足,例如其他章節在談夢、早期記憶,都是用自身角度來推斷,我認為阿德勒在書裡從病人的早期記憶來判定問題的原因,顯得太過牽強而沒有什麼實驗依據。當然沒有科學根據並不能說就是完全無用的,只是我們並不能以此當做科學的證據,而是一種心理學的引導,當然,只要對當事者或是讀了書的人有幫助,就是一本好書了。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