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我讀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上)
6月 18, 2019
叔本華出身波蘭但澤,1819年,當時30歲的叔本華首次出版這本書的時候,遭遇倒跟愛因斯坦初發表相對論時有點像——起初都乏人問津。不過叔本華因為這本書,讓他得以在柏林大學教課,BTW,還跟當時他認為很「沽名釣譽」的黑格爾同一所大學。叔本華因此做了一個很狂的舉動:他把授課時間排在跟黑格爾同時段,那時候黑格爾名聲正高,所以結果可想而知,他的學生從越來越少到最後完全沒有。當時的他其實著作沒有被太多的人所注意和理解。1819年第一版乏人問津,在叔本華的堅持下出了第二版,還是乏人問津。叔本華因此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1851年,出版了原著作的《附錄與補遺》,這個意外的讓他獲得好評,因此1859年《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出版了第三版,他總算真正的成名起來,這時候他已經72歲,他在人生中最後十年才得到了聲望,為此他引用了彼德拉克的名句:『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回頭說這本書,的確需要細嚼慢嚥,但它所有字句都言之有物。不過我也要說,它不是一本足以百分之百令人信服的書(其實我們也不應該百分之百信服任何一本書),但確實可以從這本書理解到很多有價值的思想。叔本華的哲學思考很多是從康德的思想啟蒙,卻也衍伸出更不一樣的觀點,他甚至反駁了康德的一部分看法。
而說到康德,其實他比較廣為人知的其中一個哲學思考是認為「人出生就有道德」。他認為人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個話題我在很久以前有篇文章(從科學的角度更深層的思考:我是誰?可以吃動物嗎?愛是什麼?…等哲學問題--我讀《我是誰?》)就有聊過,就此,叔本華的立場與康德相同,認為人的道德是與生俱來的。這個話題自古以來東西方哲學家就爭辯到現在,如同孟子的人性本善論,之於荀子的人性本惡論。而「人出生就有道德」其實看來跟孟子的立場有點像,道德是不是與生俱來?這話題一直都是哲學的思辨之一。我的看法倒比較認為:人是因為擁有「選擇的自由」,而讓我們看起來好像擁有了與動物不同的——那所謂的「道德」。而或許這樣的看法否定了道德與生俱來的認定。
所以可以說這部分看法我跟他們都不一致。這本書算是引用了不少科學的角度來解析哲學思想,自然也有隨著科學和各領域發展而被推翻或有了更多的理解。但畢竟這是1859年出版的書,當時還沒有那麼深入的精神分析理論跟腦科學的角度解析人意識的形成(其實不少精神分析啟發還源自於叔本華),也沒有愛因斯坦偉大的相對論去推翻牛頓的古典力學定義,也尚未有量子力學對於物質的微觀發現。不過就哲學思考而言,叔本華還是相當超脫的,至今這部著作依舊有極大的價值。
叔本華所謂的主體與客體
書的開頭劈頭就說了這個經典的話:「世界是我的表象,我們是透過五感來認識世界。」
一直以來哲學的思考回歸到本質,都會提到「我」這個主體。就像笛卡兒説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但這句話其實很少被正確的理解。笛卡兒主張懷疑論,也就是:「凡是我所沒有明確認識到的東西,我都不能當真。」以此來建構他自己的哲學思考。但是他意識到,肉體的感官非常不可靠,而這世界的一切卻是透過五感才得以認識,讓他非常懷疑藉著自身五感認識的東西到底存不存在?(這個概念令我想起Brain in a vat)但是笛卡兒同時也認知到,至少有個事情很明確,那就是:我存在。不然,是誰在「懷疑」呢?所以他才說了:Cogito, ergo sum(思,故我存在。)
哲學的討論中不乏會討論到這樣的主體與客體,而叔本華在書中用了很明確的觀點來定義。他說,這世界所有的存在都是主體跟客體。客體即是「被認識的」,主體則是「不被認識的」。簡單的說,主體指的是觀察者,客體指的是被觀察者。主體,指的是我們的意識,所以整個世界對於「我」來說,都是被觀察的客體。當然,當主體是處於被觀察的時候,也成了客體。例如,「你」這個主體,在觀察「我」,那麼「我」對你來說就是客體。但是,我的思考和意志,依舊是沒辦法被你認識的,所以你看到的只是「我」的表象。
重點不是主體、客體,而是「意志」與「表象」
主體客體的概念叔本華並不是第一個提出的,並且很多哲學思想不是從主體出發、不然就是從客體出發,在當時的哲學思想中,很多的思考都是建立在:這個世界都有著主體跟客體。 例如謝林以自然哲學角度解釋「主體是從客體中逐漸演化出來的說法」,似乎都間接說明了主體跟客體是可以分別而論,甚至有時候並不同時存在的。所以叔本華才提出了「意志」與「表象」,他與主體客體這種論述的最大差別在於,意志與表象兩者是絕對的相提並論,無法分割,其中一個消失,另一個就不復存在。
整個世界都是意志的顯現,這種顯現則是透過表象。
這樣的概念也回歸到如同電影《駭客任務》或是《全面啟動》提出的哲學問題:你怎麼知道你透過五感的認識是真的?你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在夢境中?你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活在電腦模擬世界裡?那些你認為活生生摸得到、聞得到、看得到的一切,或許都只是你五感餵給你的錯誤認知、或許只是一個表象。整個世界對於你來說都是客體,就連你的身體也是一個客體。叔本華把這個身體稱之為你的「直接客體」,而你身體以外的整個世界都是間接客體。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笛卡兒也說過,五感是多不可靠!你唯一能確定的是你的意志是存在的。叔本華的思考幫笛卡兒寫了下一句:意志之外的一切都是表象。
書開頭的幾個重要或有意思的觀點簡述:
- 物質的存在由於因果律。也就是有前後延續性、不可穿透性,存在在空間跟時間中,沒有因果律就沒有物質。
- 但主體跟客體不存在因果律,因為通常說到主體就會有客體。(也就是叔本華一直強調的意志與表象的觀點)
- 「理性」跟「悟性」不同,理性是一種能夠理解「概念」的能力,也是人之所以別於動物,並且能使用語言溝通抽象的事物。悟性則是理解因果關係的能力。而叔本華認為邏輯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或者說在推定答案時派不上用場,比較像是辯論時用來反駁錯誤的能力。
- 彬彬有禮就是概念的產物,但是風度翩翩、令人傾慕的舉止,就不是出自於概念了。藝術以及與人的社交,大部分都是由直觀出發。
- 一切偽裝的假情假意都是思索的產物,但是不能繼續持久而不露破綻。沒有人可以持續不斷的偽裝。而美德的神聖性也不是出自思索,而是意志的內在深處與認識的關係。
- 笑的產生每次都是由於突然發覺客體跟我們所理解的概念並不相同。並且不符合概念的程度越大,笑的程度也越強烈。所以可以說,每次笑的產生都是因為一種似是而非、意料之外的概括作用促成的。是的,這就是為什麼事情何以可笑。簡單說,一個事物(客體)的表現與我們認知的不相符,或許就會變得可笑。
對於叔本華幾個論點的反向思考
主體跟客體不存在因果律嗎?
因果律好像很難懂,其實就是因果關係罷了。只是我們在說「因果」律時,並不包含什麼宗教信仰理念,而是單純的指稱事件之間的關係。如我們上述說的,叔本華提出了意志與表象的觀點,來取代主體跟客體的說法,來強調這兩者的無法分割性,並且建立了這個假設:主體客體不存在因果律。
但是由此我們也可以提出反問:意識到底從何而來?難道我們必須無條件的接受叔本華與康德所謂的「意志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前提嗎?若我們在母體沒有意識,我們剛出生時也意識不到自己的意識,只有五感所體驗到的感受,而剛出生的嬰兒對於存在本身還沒有足夠的認知可以形成意識,所以這些你沒有意識到的感受會變成潛意識形塑你的人格,不就有點像是佛洛伊德、謝林,或是存在主義所說的「存在先於本質」的觀點、認為意識是當我們對自身的存在開始有認知和認識時逐漸形成的嗎?這也是為什麼嬰孩的思維能力並不是在出生當下就存在,而是後天形成那所謂人格的東西。那麼我們所認知的意識與人格若非我們天生,而是要經過嬰兒時期的形塑,難道這就不是確實的因果關係?叔本華對於「主客體之間存在因果律」的說法有單純的厭惡,並沒有加以討論,只有在書裡面戲稱那些看法理論是天書和瞎吹牛,在書中幾乎是沒有做任何討論,所以這個基礎等同是被無條件作為前提的。
而叔本華跟康德認為意志是個神聖、無法與表象或客體相提並論的東西,但科學角度來說,意識也只是腦神經的交流。為什麼我們會認為那樣的意識有別於動物呢?在我的觀點看來或許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人類意外的對於生存這件事有了更多的選擇,演變出了如今的複雜性。而因為有了選擇,人類不再像其他動物一樣存在那麼一致的生存本能。(或許其實我們還是用自以為人性的方式遵守著動物生存本能也說不定?)總之,人認為這是一種靈性,並且有個強而有力的證據:我們有思考和創造的能力,當然,包含創造自身存在的意義。所以人類普遍對於停留在動物階段、流露出動物獸性的人,下意識的感到厭惡與低等。(畢竟我們認為自身的靈性超越動物了),但另外一個反思是,如果除了人類,其他物種在演化中也開始意識到能有所選擇時,難道不也意味著一種靈性的開端嗎?如果人類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失去了生存的選擇性,是不是也會跟著失去那崇高的靈性呢?如果有能力足以超越人類的物種(例如外星人或人工智能)也認知自身的靈性甚至存在價值更高於人類,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叔本華說:物質的存在由於因果律。也就是有前後延續性、不可穿透性,存在在空間跟時間中,沒有因果律就沒有物質。
若是以17世紀的牛頓古典力學來描述物質具「不可穿透性」非常準確。物質最基本的特性就是會佔據空間中一個位置,物質間無法重疊於相同位置。叔本華對於物質的定義多少出自於科學論證,或許一部分經由哲學思考導出。既然可以驗證,那麼也有推翻的可能。
到了1920年左右,物質的定義幾乎被量子力學給推翻,或者可以說被搞得一團亂,總之物質並非我們理解的樣子,但是目前也還不確定到底是什麼樣子。把最小的物質拿來做實驗,也就是在量子力學中,在你觀察之前,它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位置、不佔據任何一個點(也就是像薛丁格的貓一樣處於疊加態),直到你觀察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的在某個點上。這牽扯到雙狹縫干涉實驗的結果,也就是微觀物質竟然具有波動性的問題,但是當過程有了觀察(光子)的介入,物質又失去了波動性,變得遵循古典力學物質該有的模式,這是非常詭異的,並且這還有波函數的公式來描述微觀物質的在各個位置可能的「機率」,量子力學實際上引出一個問題,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觀察時才確定了位置(波函數塌縮)?不觀察時不在任何一個點上?而是在像波一樣瀰漫在整個空間中,從而在紀錄的螢幕上形成有具波動性的東西(例如光波)才會有的干涉圖形?這也是愛因斯坦跟波爾談到量子力學的概念時很無法接受的說了這句名言:「如果沒有人看月亮,它就不在那裡了嗎?」
總之,當我在看待這樣的一個看似很科學的哲學觀點,我無法不把目前科學的理解與認識帶入,因而產生對於這幾個假設的懷疑,並且我必須要很肯定地說:物質不只可能不佔據一個空間點,他觀察前或許還是一團機率波,而物質的定義或本質到底是什麼,目前並沒有找到肯定的答案。(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物質是什麼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但是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後,這已經變成一個超大的問題。)但是以因果律跟延續性來解釋物質,倒是很貼切的。
主體跟客體到底能不能分開?
其實自古以來哲學家對於主體跟客體的爭論就吵成一團了,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哲學對有些人來說很難懂,畢竟有時候各家自成一個理論或者眾多流派,並且不斷的相互辯論,沒有正確答案,但是在思考過後,或許每個人心裡會有自己的理解與傾向,或許還能夠有不同的觀點來看待這世界。不過至少叔本華是認為主體客體無法分開的,否則他不會提出意識與表象的概念。他還在書中提到,像謝林以自然哲學角度解釋「主體是從客體中逐漸演化出來的說法」為「無聊的吹牛」,而且還直接了當的在書裡說自己沒有那種理性直觀能了解這種說法,所以對於謝林這樣的論點一概當作天書一樣,無法接受就是了。
那麼謝林所說的自然哲學又是什麼?簡單解釋則是,謝林對於許多哲學家從自我出發抱持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從自我出發的認識無法構成哲學的全部,雖然在我們看來,自然是無意識的,而自我是有意識的。但是他認為自然有存在內在的理性和目的。謝林所推崇的自然哲學認為,整個世界都存在精神,自然是可見的精神,而精神是不可見的自然。在哲學思考上把自我與自然都看作相同重要的地位。也因此謝林這樣的自然哲學其實更被科學或物理學所推崇。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謝林的思想也一定程度的被低估了,在這種把自我跟自然的本質,或者說價值劃上等號的思想來說,不免會被以自我為認識或出發點的費希特、叔本華、黑格爾等的哲學思想給貶低。但海德格卻極其讚揚謝林的自然哲學,並且給了這樣的評語:「由此可見,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在根上怎麼也不能理解另一個同樣偉大的思想家,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偉大之處。」
打了那麼多其實也只討論了整本書的前提,並且提到哲學思考,不免要把各家不同的觀點也提及到一些,不過這些都只是叔本華建構他自身哲學思想的基礎前提,接著才是以此思想架構出來的完整哲學觀,有機會再聊好了。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