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的角度更深層的思考:我是誰?可以吃動物嗎?愛是什麼?…等哲學問題--我讀《我是誰?》

2月 22, 2015






我想先提一下另一本近期哲學類暢銷書:《思考的藝術》。

或許不少人聽過,而我也有買。看完《思考的藝術》這本書,如果要我評論,我會說這本書只是哲學思考的小試身手、基礎入門、小菜一碟。看完這本書只花了我一兩天時間,它的確是符合主流讀者閱讀的口味,可是討論的東西就淺了很多。我更喜歡的,是多年閱讀哲學思考這類型的書以來,看過最有深度而且用更科學的角度討論哲學問題的《我是誰?》這本書。

而它最迷人和吸引我的地方正是它的書名。我還很小的時候,就曾經看著鏡子,在心裡疑惑的問自己:「我是誰?」對於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感到疑惑不已。例如:我是誰?自我是什麼?自由是什麼?好壞的定義是什麼?愛是什麼?真理是什麼?人可不可以殺人?信仰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淺意識是什麼?……這類的問題。而多年之後我終於看到有一本書,全觀性的討論了這樣的哲學問題,而且是用客觀的角度引述了神經科學、生物學、心理學、哲學等不同領域的觀點來討論同樣一件事情。甚至還有更多議題的延伸:道德是什麼?可以允許安樂死嗎?墮胎是道德的嗎?可以吃動物嗎?神存在嗎?感覺是什麼?

但是這些問題,我不會說這本書給了答案。我會說,這本書給了更多刺激思考的論述,和更廣泛的觀點看待這些問題。我特別簡單提一下書中幾個有意思的討論:



可以吃動物嗎?

《我是誰?》提到了一件事,人類之所以感到自己優越、有價值、與動物不同,是因為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若是獅子面前出現了一頭羊,獅子是會依循天性的把羊給吃下肚的。因為獅子不吃肉會死,所以一頭羊在眼前,獅子是沒有選擇的自由的。而我們不吃肉不會死。因為可以選擇,所以人類更可以在這些選擇中善待生命,你可以說人類做了更「道德」的決定。這是眾多觀點來看為什麼獨獨人類有道德這件事、或是人類自覺比低等動物有價值的起因。

但是這個「人類比較有價值」的論述,難道就是我們可以吃動物的原因?如果今天出現了智慧、能力比我們更高等的外星人,外星人認定自己比人類更有價值,難道我們就會願意被這些「高等生物」吃下肚嗎?價值該怎麼定義呢?價值難道是不是只適用於人類的標準?寫了《動物解放》的哲學家辛格就更深入的思考了這樣的問題,或許尊重生物及生存權這件事,最重要的標準不是智能、理性或知性,而是生物皆有快樂和痛苦的感受能力。

但是我們對每個生命的標準是一致的嗎?難道就沒有任何的情感投射?《我是誰?》就提到,『我們的道德感就好比在水中投入一顆石頭,會激起一圈圈的漣漪:最中心的一圈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孩子和至交;外一圈則是朋友或我們的寵物;接著是普羅大眾;而最外層則大多是盤中的魚蝦、烤雞等。』對於直接與間接造成的道德認知全然的不同,就像我們認為直接殺死一隻貓、與間接殺死一頭牛是兩回事,這是為什麼?是不是道德也同樣有一種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模糊界線,就像我們要看到動物被剝皮的影片才覺得毛皮大衣非常殘忍一樣?



道德是與生俱來的嗎?

人類社會有道德觀,但是為什麼人有道德?動物也有道德嗎?如果人類一樣也是動物,為什麼我們卻覺得我們跟動物是有分別的?道德是人獨有的善的意念嗎?而它是真理嗎?如果我們失去了「選擇的自由」,人還能是道德的嗎?在討論道德時,這議題也一直面臨著巨大的哲學思辨和考驗。我會說,人只有在有「選擇的自由」時才能道德。

桑德爾教授在哈佛大學知名的演講「一場正義的思辨」就提到一個真實故事:百年前幾個遇難漂流到無人島的人,因為飢餓無從選擇,殺了同行的夥伴、吃人肉的故事。這些人難道不就是沒有「選擇的自由」而背離道德的例子?但是不選擇殺人、選擇餓死是不是也是一種選擇的自由?但是生理反應的飢餓到達了臨界點,真的還能保有選擇的自由嗎?而如果回到剛剛獅子的例子,若是獅子剛好才剛飽餐一頓,所以沒有吃掉羊,那麼獅子同樣也有了「選擇的自由」、有了善的意念而「道德」了?



我是誰?

書裡有一段是這麼說的:『腦部研究有個奇怪的現象:有些神經學家雖然否定「我」的存在,卻又同時研究他是如何形成的。「我」經常是實驗室裡最愛的敵人,因為必須得以它為前提,才能對付它。這樣腦部學者可以精確的說明人格(也就是「我」)是如何塑造的。』神經學家研究發現,嬰兒18-24個月大時,「我」的感覺才逐漸形成。可以說這種「自我」的感覺並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出生後慢慢的由意識、記憶、環境…等等因素構成,這正是為什麼人都沒有剛出生時的記憶,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更驚確的說法並不是人不記得,而是人雖然記得卻沒有「意識」這些記憶,而這些記憶其實還是存在的,只是進入了「潛意識」。



愛是什麼?

我同樣引述書中的一段話:『對於愛的需求其實源自於某種「自我關係」。一個人越不受社會的固定框架所限,他就越需要「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然而,現代社會給予個體的處境頗為艱難,因為現代社會解體為許多單一的社會系統,即自生系統的世界,而他們只在意如何保障系統的延續。在盧曼的說明說,這些系統確實如同生物體一般,遵循著達爾文主義的條件運作;他們利用環境來維持自身的延續,而個體也就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簡言之,社會系統並不重視個體性,而這樣的情況下很難建立「自我認同」,而愛情正是可以實踐這個「自我表述」、看見個體的完整性。但我也不認同書中這一段所說「一個人越不受社會的固定框架所限就越需要覺得自己是特別的」這個觀點,而是認為無論一個人是不是被社會固定框架所限都一樣,但唯一不同的是缺乏自我認同的人比起較具自我認同的人更需要愛情。

但是又是為什麼,愛情關係無法長久持續、反而會日漸耗損?腦神經學的研究證實了維持愛情的關鍵,是名為「催產素」的賀爾蒙。這研究是源自於平原田鼠的實驗。實驗中美國學者們找了習性是單一配偶制的平原田鼠;與毫無忠誠度、無選擇性交配的高山田鼠做實驗。他們先是在平原田鼠身上施打「催產素阻斷劑」,忠誠的平原田鼠立刻變的不再忠誠專一;而在毫無忠誠度的高山田鼠身上施打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非常類似),則讓他們立刻轉性變成了忠誠專一的老鼠了。「催產素」在愛情裡忠誠度的影響後來更證實了在人類身上也是同樣的。而催產素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也引發更多的探討。但是回過頭來看,催產素會是一種愛情靈藥嗎?那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書裡說了一句頗值得玩味的一句話:『如果愛真的是對方眼裡的自我表述的話,那麼它就算再無私,也永遠只會反映出我們所認是最刺激的影像:我們自己。』

而你難道不應該去看看這本會耗盡你腦力和思考能力的《我是誰?》嗎?

我是誰


延伸閱讀
泛科學:永遠屬於我:催產素讓愛情恆久遠
維基百科:催產素
維基百科: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當人成為寵物-La Planète Sauvage(野蠻星球)

Here:
《我是誰》 
《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